【自強不息】香港首位侏儒症羽毛球運動員 感激太太支持31歲走上羽毛球路
發布時間: 2020/08/20 09:35
最後更新: 2020/08/27 18:06
「雖然我身體與正常人不同,但有一些地方也許會比常人優勝。」患有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症(簡稱「侏儒症」)的王鎮炎(Tim),是本港首名男子殘疾人SH6組羽毛球運動員。7年前一個機緣巧合下,Tim獲邀加入港隊,去年更轉做全職運動員,希望在當打之年追夢,全力競逐東京殘奧出賽資格。
一般人3步可走完的羽毛球場,身高1.37米、四肢短小的Tim要用5至6步才能走完。走的路可能比人長,但也比許多人走得更遠。自小發現患有「侏儒症」,Tim的家人鼓勵他作多方面嘗試,小時候試過游泳、籃球、足球、乒乓球等活動,惟獨對羽毛球情有獨鍾,踏入社會工作後持續業餘打球。
直到2013年,他在球場上遇到一名前傷殘人士羽毛球隊友,獲對方邀請入隊。本身從事IT行業的Tim,在家人朋友支持下成為半職運動員,有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矮小症運動員切磋,亦在練習和與隊友交流中尋得樂趣:
每個隊友有不同問題,每個人都可以玩得很精彩,亦可以克服自身困難,開始感受到滿足感。
受疾病限制,矮小症患者的肌肉是比正常人短,爆炸性、耐力也會差一些,盆骨亦會比普通人大一些,腰力負荷比較大,因此Tim練習後都需要花更多時間放鬆筋腱。去年他決定轉做全職運動員,除了想在當打之年試做全職運動員外,他也直言想爭取東京殘奧出賽資格,希望全職訓練能幫自己達至另一水平。
殘疾羽毛球運動員共分6個組別,現年32歲的Tim年齡算中間。Tim坦言,一般運動員由中學畢業起開始職業生涯,但殘疾運動員不同,全職計劃恆常化也是這兩年開始,以前連想也不曾想到:
暫時體能上也應付到。自覺技術、心理上有可調整空間,可以有很大進步空間。
做全職運動員收入比之前少,除了堅毅的信念外,令Tim能無後顧之憂的另一原因,是來自太太Cindy的全力支持。Tim在4年前一個羽毛球聚會上邂逅Cindy,相識不久就決定拍拖,去年結婚。而Cindy也相當支持老公把握這次機會:
決定前有與Cindy討論,現階段支出不多,有能力結婚,不影響生活。想花一、兩年時間,嘗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,我亦有信心退役後會有更好的生活模式。
現時Tim每周一至六會進行訓練,每日約有3小時在羽毛球場練球,下午再進行體能訓練、帶氧跑步等其他訓練,訓練時間由每周15個小時上升到24個小時,體能需求大增。為了更就近訓練,周一至四Tim都會在體院宿舍休息,星期五再回家度周末。
性格比較獨立外向的Cindy笑言不會寂寞,因知道分開只是暫時,未來能有時間一起生活。任職診所護士的Cindy由於工作關係較難請假,2018年一次偶然機會下能親身到泰國,為成功晉身國際賽中決賽階段的Tim打氣:
那次經歷很難忘,可以親身觀賽,感覺很不同。更難得的是,當日他打敗了一個比他更年輕的英國對手,取得冠軍。那種經驗很難得,當知道賽果一刻,他即時淚流滿面。
Tim也分享,賽前沒有必勝把握,對手是世界第一,預了「打得幾多得幾多」,但多得太太和身邊隊友支持,如虎添翼,終於創出佳績。
Cindy在場,又多香港隊隊友,感覺好像有半個主場。沒有想太多,也未想過會勝出,整個trip很fantastic。
Tim更笑稱,以前擔心太太來觀賽會分心,自從這次難忘經歷,他不時會問Cindy能否抽空觀賽,感覺太太到場能增加士氣。受疫情影響,原定2020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押後一年,未來數個月正正是爭取出線資格的關鍵時刻,Tim也未有鬆懈,持續訓練備戰。
自小確診侏儒症,長得比家中兩個弟弟矮小,Tim小時候也曾介懷,但他就學懂從另一方向思考,發掘自己的潛能,在人生舞台上發光發亮:
許多事情無法改變,與其日日埋怨生活,何不正面、樂觀想事情?雖然我身體與正常人不同,但有一些地方也許會比正常人優勝。
更多Tim和Cindy的故事,請見【遇上真愛】無懼旁人目光相識10天訂情 矮小愛侶共偕連理:最緊要活得開心
TOPick新聞編輯部製作電子書《食用安全手冊》,提供自家檢測報告,包括雞蛋、搓手液、兒童口罩等,更有牛奶、清潔用品等食安檢測報告【按此免費下載食用安全手冊】
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,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,立即查看:http://bit.ly/2UJP4dx
訂閱Telegram最新🍴✈️🎁優惠及送禮情報:http://bit.ly/3bebLM2
記者:陳昊淋